| 
     
  营养安全常识 
    
      不合理的营养,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两个方面,不足和过剩,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。 
    
  一、传统的中国平衡膳食观 
    
      1.饮食要多样全面,合理搭配,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”。 
      2.饮食宜“清淡素食”。忌“膏粮厚味”,“膏粮之变,足(足以)生大疔(病)”。 
      3.饮食要有节,“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”。 
      4.饮酒要“无失节度”,“酒可济舟,亦可覆舟”,“以酒为浆、伤形损寿、半百而衰”。 
      5.饮食要调合“五味”(辛、甘、酸、苦、咸),不使过偏。五味调合滋养五脏、促进健康。 
  6.“春(春天)多食些凉性食品、夏(夏天)多食些寒性食品,秋(秋天)多食些温性食品、冬(冬天)多食些热性食品”。根据自身素质和食物的寒、热、温、凉属性,做到饮食“寒热相宜”。 
    
  二、现代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
    
      1. 食物多样,谷类为主,粗细搭配 
      2. 多吃蔬菜、水果和薯类 
      3. 常吃奶类、豆类或其制品 
      4. 常吃适量鱼、禽、蛋、瘦肉,减少烹调油用量,吃清淡少盐膳食 
      5. 食不过量,天天运动,保持健康体重 
      6. 三餐分配要合理,零食要适当,每天足量饮水,合理选择饮料 
      7. 如饮酒应限量 
  8.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
    
  三、主要营养素的来源、功能、缺乏症及过多症 
  
  
   
    | 
     名称 
     | 
    
     主要来源 
     | 
    
     主要生理功能 
     | 
    
     缺乏症状 
     | 
    
     过多症状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蛋白质 
     | 
    
     肉、蛋、奶、鱼、豆、谷类 
     | 
    
     1.构成人体组织 
    2.调节人体各种生理功能 
    3.供给人体能量 
     | 
    
     儿童:生长发育差 
    成人:消瘦,工作能力低 
     | 
    
     多余的蛋白质会转化为脂肪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脂肪 
     | 
    
     动植物.油脂、蛋黄、植物种子 
     | 
    
     1.构成人体组织 
    2.供给人体必需脂肪酸及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 
    3.供给人体能量 
     | 
    
     必需脂肪酸缺乏,可引起皮肤湿疹,皮肤炎症、生殖机能障碍 
     | 
    
     1.心血管疾病 
    2.肥胖症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碳水化合物(糖类) 
     | 
    
     谷、薯、豆类、食糖、蔬菜、水果 
     | 
    
     1.供给人体能量 
    2.构成人体复杂化合物的成分 
    3.构成神经和细胞的主要成分 
     | 
    
     易引起酸中毒低血糠便秘等 
     | 
    
     多余的糖类可使脂肪消耗降低堆积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钙 
     | 
    
     乳制品、豆类、油料、虾皮、发菜、海带、绿叶菜等 
     | 
    
     1.构成骨骸、牙齿 
    2.构成混合钙池(钙。镁、钾、钠),维持所有细炮正常生理状态 
     | 
    
     骨软化、儿童佝偻病、维生意D缺乏症、易出血、抽筋 
     | 
    
      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铁 
     | 
    
     肝、肉、豆类、乌梅、麦类、菠菜、西红柿、水果 
     | 
    
     1.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
    2.运氧、参与组织呼吸推动生物氧化 
     | 
    
     缺铁性贫血 
     | 
    
     长期用铁剂治疗易中毒,症状为血色素沉着,肝脾肿大,性机能下降,关节炎,免疫功能下降,感染率增加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锌 
     | 
    
     海产品、肉、蛋、肝、谷类、豆类、麦皮、胰、乳等 
     | 
    
     1.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
    2.是体内多种酶的组成部分 
     | 
    
     性发育障碍,特发性味觉下降,皮毛脱色, 
     | 
    
     恶心,呕吐,腿部痉挛,便血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硒 
     | 
    
     芝麻、麦芽、啤酒、酵母、肾肝、海产品、肉等 
     | 
    
     1.对细胞膜起保护作用 
    2.调节多种维生素的吸收和消耗 
    3.可降低镉,汞等有毒金属毒性 
    4.对化学致癌物有结抗作用 
     | 
    
     生长阻滞、大骨节病、白内障、易用冠心病和肿瘤等 
     | 
    
     摄取食物以外过量的硒,发生慢性中毒,食欲减退,肝损坏,指甲脆裂,毛发脱落,贫血等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碘 
     | 
    
     海产品及人造碘化盐 
     | 
    
     1.人体必须微量元素 
    2.构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
     | 
    
     甲状腺肿,性机能减退,神情呆板,小儿呆小症,可能的乳腺癌 
     | 
    
     很少发生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维生素A 
     | 
    
     肝、蛋黄、鱼肝油、奶类、绿叶蔬莱、胡萝卜玉米等 
     | 
    
     1.维持正常视力 
    2.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 
    3.促进生长发育 
     | 
    
     夜盲症,上皮细胞组织萎缩角化,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 
     | 
    
     急性中毒:头痛,恶心,呕吐,烦躁,嗜睡,前卤隆起,眼球震颤,复视等。 
    慢性中毒:四肢疼痛,软组织肿胀,皮肤搔痒,脱屑,肝脾损害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维生素D(钙化醇) 
     | 
    
     晒太阳,蛋黄、鱼肝油、牛奶、肝脏 
     | 
    
     1.调节钙磷代谢,促进钙磷吸收 
    2.促进牙齿、骨骼的正常生长 
     | 
    
     儿童:佝偻病 
    成人:骨软化病 
     | 
    
      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维生素E 
    (生育酚) 
     | 
    
     植物油及绿叶蔬菜 
     | 
    
     1.维持正常生殖机能 
    2.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 
    3.抗氧化作用达到抗衰老 
     | 
    
     脂肪吸收不足时,可出现维生素E不足症,如红细胞生命期缩短,婴儿溶血性贫血等 
     | 
    
      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维生素B1(硫胺素) 
     | 
    
     米糠、麦麸、蔬莱、酵母、动物内脏、瘦肉、蛋类 
     | 
    
     1.促进体内碳水化合物氧化 
    2.防止神经炎和脚气病 
    3.增进食欲,促进健康 
     | 
    
     神经炎,脚气病,心脏损害,肌肉萎缩,浮肿,食欲不振,消化不良,生长迟缓 
     | 
    
      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维生素 B2(核黄素) 
     | 
    
     肝、肾、心、蛋黄、酵母、鳝鱼、螃蟹、豆类、花生、绿叶莱、小米面粉等 
     | 
    
     1.构成黄酶的主要成份,参与体内生物氧化酶体系 
    2.促进生长,保持健康 
     | 
    
     口角炎,舌炎,唇炎,阴囊炎,女外阴炎,角膜炎等 
     | 
    
      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维生素PP(烟酸、烟酰胺、尼克 
     | 
    
     花生、谷类、豆类、动物内脏、肌肉 
     | 
    
     1.构成脱氧酶的辅酶成份,参与生物氧化酶体系 
    2.维持皮肤和神经的健康 
    3.防止癞皮病 
    4.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 
     | 
    
     癞皮病(对称性皮炎,舌炎,腹泻及神经症状) 
     | 
    
       
     | 
    
   
    | 
     维生素C 
    (抗坏血酸) 
     | 
    
     新鲜水果,蔬菜,特别是番茄、桔子、鲜枣、含量较高 
     | 
    
     1.参与体内氧化还原 
    2.维持骨齿的正常生长 
    3.促进伤口愈合 
    4.广泛曲解毒作用 
     | 
    
     牙龈及皮下出血,坏血病 
     | 
    
       
     | 
    
   
   
    
  欢迎进入有问有答√ 
    
    
   |